民勤县莱菔山地震项目工作纪实
时间:2013-11-28 15:04:34
民勤县莱菔山地煤炭资源普查二维地震勘探是我队承担的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白银矿产勘查院勘查项目,工期2个月,工作区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
6月15日,项目组抵达民勤县莱菔山,在县城购买了一些必须品之后,随即奔赴工作区展开工作。针对工作区炎热,沙漠车辆通行条件艰难的现状,为了应对野外工作中随时出现的千变万化的各种情况,使项目能顺利推进,项目组合理分配小组人员,明确责任到个人,合理安排项目进度,通过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稳妥推进项目实施。
从试验正式开展的那天起,项目组工作人员每天都早早起床,准备新一天的野外工作。简便早餐之后,大家收拾好装备,带上干粮,从住地出发,驱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蚊蝇滋生,人迹罕至的地方。在这里,他们的足迹遍布每一片隔壁、沙漠,记录下了一张张地震资料,也记录下了九队地质工作者的坚韧和乐观的情怀。
酷暑无阻
六月到八月正好是当地最炎热的时候,适逢今年天气特别热。六月的腾格里沙漠骄阳似火,热的让人喘不过气来。区内戈壁、索索林纵横,给车辆的通行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放线、下药工作基本靠人背、扛进行。施工期间,气温在32-37℃之间,有时为39℃。在这样的气温下进行野外作业异常的艰难,太阳太毒了,胳膊和脖子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被晒得通红,有被灼伤的感觉,没有别的办法,大家只好套上较厚的长袖进行工作。十点钟的太阳就可以让人感受到“热量”了,工作区离驻地还有一段距离,为避开这“热量”,大家每天早6点就出发了。就算这样,每当穿过一片戈壁一样会汗流浃背,没走几步衣服就全湿透了。头戴着麦秆编成的草帽,虽然遮阳不错,但草帽上勒下巴的布带子就没有干过,带子勒下巴的地方直接就起了一片红点,又痒又蛰。
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觉得呼吸困难,得大口大口的吸气,再者吸进去的空气都是热的,嗓子干干的,就算不停的喝水,嗓子还是干,大家嘴上翘起了白皮,而每天几十公斤的水不到中午就被喝完了,更有意思的是早上壶里装的开水到快喝完的时候觉得还是“开的”。
早上,大家一般吃得很多,而且会喝一大盆稀饭,就算撑到难受也要吃下去,因为大家中午都热得吃不下饭,早上带的馒头往往不到中午就酸了。
一天中最难熬的时间是12点—17点,那时候的太阳特别有穿透力,烤得地面异常的火热,地表温度很高,连厚厚的球鞋都搁不住地面火热的温度,大家尽量不停的走动,不在一个地方站立或停留,但在下药期间必须在原地工作,脚底板被烫得生疼,坐在沙子上屁股又烫的疼,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坐立难安、无立锥之地了。过了5点鈡就可以感觉到气温开始慢慢下降,人也觉得舒服多了,大家会再次打起精神,奋力干活。为了早日完成工作,我们每天都工作到晚上7点—8点半才回到住地。
晚饭大家胃口大开,将两顿变为一顿,狼吞虎咽般的扫尽碗里的食物,然后打盆凉水,从头浇到底,释放出自己被捂了一天的疲劳。
同舟共济
项目组租住在当地农民家里,走进他们住的地方,里面整齐的摆放着野外工作资料,一些生活用品,大家床头上都放着一些专业书籍和勘探规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自主学习充电,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在野外物理取点的工作中,哪个小组遇到问题,都会集中起来,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共同进步。
艰苦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倍加亲切。在炎热的沙漠中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中暑、滚下沙丘、被骆驼刺刺到、被蚊虫咬伤。在困难面前,他们亲如兄弟,相互帮助。谁背的东西重了,走路累了,其他人都会帮一把。炎热的天气里,水就是生命,有人的水喝完了,总会有人把自己省下舍不得喝的水分给他。
与民同乐
走进民勤,温家宝“绝不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牌子屹立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广漠上,路边杨树成行、田间地膜覆盖,县城内清洁整齐。这里的人们憨厚老实却豁达开朗。人文,别具一格;语言,幽默风趣。有荒漠的凄凉,却处处彰显着生命的活力。饱受沙害之苦的民勤人们,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开拓了一片又一片的沙漠绿洲。
在野外施工过程中,当地善良淳朴的老乡给了他们很多的方便,很多的时候,问个路,打听一些煤系露头的情况,村民们都热情的回答。即便是测线穿过瓜地,善良的老乡依然会吆喝着:“来来来,太阳大,吃个瓜再干!收工时,淳朴的老乡还给我们送上几个瓜,说:“我也有几个孩子在城里打工,看到你们这么辛苦,我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你们到这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这一番话说的,让我们这些20多岁的年轻人倍感酸楚。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都同为人子,其中有人已为人父。身处异乡,带着对亲人的思念,坚守野外工作一线,或许这就是作为一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所坚持的职业信念。
凯旋而归
8月7日,历时近两个月的野外工作,终于圆满收尾,项目组带着一手的野外资料,踏上归途。他们走过了炎阳炙烤的夏,迎来了秋的收获。他们不畏酷暑穿越了一片又一片的隔壁沙漠,他们不惧技术难题,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坎......回想起野外生活的一幕幕,每个人都很感慨,但说的最多还是这段艰苦的日子带给他们意志的磨砺和身体的考验。这次野外工作共计完成个物理点4150个,其中试验物理点90个,测线81.2公里。通过野外扎实的工作,我们的项目组员们也成熟了,他们都熟悉了野外地质工作的流程,懂得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明白了野外资料采集的不易。野外工作回来后,他们又迅速地投入到项目报告的编制工作中。